
2024年,我国进出口总值规模再创历史新高,作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。海关总署1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.85万亿元,同比增长5%。其中适合中长线持有的优质股票,出口25.45万亿元,同比增长7.1%;进口18.39万亿元,同比增长2.3%。
展望2025年,分析认为,尽管外部环境、不确定性挑战增多,我国出口将继续展现韧性和活力。
总量、增量、质量“三量”齐升
统计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外贸从总量、增量、质量上实现了“三量”齐升。从总量看,连续跨过42、43两个万亿级大关,规模再创历史新高。“202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43.85万亿元,这个规模比”十三五“收官之年的2020年增加了11.63万亿元,这个增量是”十三五“期间五年增量的1.5倍。”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。从增量看,我国去年外贸增长规模达到了2.1万亿元,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外贸总量。从质量看,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,高技术产品增势良好,自主品牌出口创历史新高,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蓬勃发展。
2024年全球贸易增速加快,带动我国外贸走高。世界贸易组织最新数据显示,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和进口占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14.5%和10.5%,同比分别提升0.3和0.1个百分点,我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,预计全年继续保持第二大进口国地位。
2024年全球电子行业处于上行周期,对我国外贸拉动效应明显。数据显示,2024年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了8.7%,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了0.9个百分点,达到了59.4%,其中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过4成。进口产品持续多元有效供给,机电产品进口增长7.3%,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了5%,其中能矿产品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口的比重提升0.3个百分点。
2024年我国外贸新动能和新业态出口保持高增,跨境电商出口延续两位数高增。王令浚介绍,2024年,我国新产品新业态新品牌不断涌现,外贸含“新”量不断上升,更多高科技属性的新产品加速出海,电动汽车、3D打印机、工业机器人出口分别实现了13.1%、32.8%、45.2%的增长。跨境电商新业态全年进出口达到了2.63万亿元,比2020年多了1万亿元。自主品牌圈粉无数,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0.8个百分点到了21.8%,国货潮牌在世界各地刮起了“中国风”。
2024年我国稳外贸政策效果也十分明显。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指出,2024年我国着力稳定和改善外贸企业面临的政策和制度环境,且在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、助力企业减负降费等方面,各地各部门都出台了务实管用的具体措施。
去年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稳外贸、稳外资”进行了明确部署。前期,海关总署还出台了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、促进企业通关便利的16条措施,目的就是形成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合力。
王令浚也表示,近年来,我国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,不断作出工作部署,推动外贸稳定增长。在持续落实好存量政策的同时,去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,新一轮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措施迅速出台,有力推动四季度外贸实现了11.51万亿元的季度历史新高,增速较三季度提升了0.4个百分点。尤其是12月份,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,是历史月度新高,增速提升至6.8%,全年外贸圆满收官。
值得关注的是,贸易主体方面,2024年,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经营主体近70万家,数量再创新高。截至2024年底,我国AEO企业数量达6338家,比2023年底增加了612家。
2025年出口仍可能保持小幅正增长
展望2025年全年,冯琳指出,我国外贸环境变数加大,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容小觑。但预计,今年我国出口仍可能保持小幅正增长。
关于2025年的进口,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、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认为增长空间还是很大的。“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国市场容量大、梯次多,蕴藏巨大潜力,更重要的是我们坚持积极主动扩大进口,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。到2030年,仅自发展中国家累计进口就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。相信随着国内需求全方位扩大,自主开放、单边开放有序扩大,中国大市场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大机遇和更多选择。”
“当前,外部环境更加复杂,不确定、不稳定因素增多,地缘政治、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影响上升适合中长线持有的优质股票,外贸稳增长面临严峻挑战。同时,主要国际经济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货物贸易将保持增长,我国经济基础稳、优势多、韧性强、潜力大的基本面没有变,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因素依然稳固。”王令浚指出,下一步,海关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,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,持续推动我国外贸行稳致远。